“我国当前多数智能城市的工作尚处于数字化和网络化阶段,城市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数据尚待聚集。”在中国工程院近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16国际高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深刻剖析了中国智能城市的发展问题。
智慧城市(smartcity)的概念自2008年被美国提出来后,我国已有超过400个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计划投资合计超过2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智慧城市的it投资领域中约有一半与国外相似。
“中国市长对城市智能化深入思考之后,对智慧城市的概念有了新的定义。”潘云鹤介绍说,一位市长在仔细参观某信息公司对智慧系统的介绍后,失望地评价:“你们的智慧城市没有市长的视野。”
事实上,中国城市领导肩负的重任不仅是城市的运行管理,还要关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潘云鹤认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需要满足其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而智慧城市也正好是完成这五化的合适抓手。
此外,对城市管理的问题,中国也不同于西方。在中国,既有城中村问题,也有“空城”问题,还有交通拥堵问题、物流问题、污染问题、“千城一面”问题等。
对此,潘云鹤指出,智慧城市的中国目标与途径已基本不同于国外的“smartcity”。美国等发达国家想做的是城市it的智能系统;而中国需要构建的则是结合人工智能和自然智能发展的城市,要将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即智能城市(icity)。
潘云鹤表示,近30年来,信息力量的迅速壮大,已长成除物理空间(p)、人类社会(h)两极之外的新一极:信息空间(c)。在中国,cph三元空间都同时巨变,变化之复杂与机遇之巨大世所罕见。因此,智能城市在中国不但自有特色,而且正当其时。
“cph互动将对整个产业、城市、国家产生巨大力量。”在潘云鹤看来,智能城市的技术本质就是使城市中的三元世界巧妙互动,首先是使it和各种高新技术融入城市各个物的系统和人的系统,形成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升级发展,推动城市进入发展的新时代。
不过,潘云鹤坦言,我国当前多数智能城市的工作尚处于数字化和网络化阶段,应及时进入大数据阶段,并为智能化阶段做好准备,城市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数据尚待聚集。
谁有能力聚集和联接这些数据?公司、学术机构、政府都不行。潘云鹤认为,这就需要政府、学术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
如果当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同时在中国发生,将引起什么变化呢?潘云鹤认为,这就是中国的智能城市建设。“它将推动21世纪中国的城市实现巨大进步,世界正在拭目以待。”
- 盛路物联子公司新能通科技公司参加“创新南山2023创业之星大赛“颁奖典礼
- 热烈欢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领导一行莅临盛路物联参观交流
- 祝贺盛路物联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新能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深创赛决赛晋级资格
- 祝贺盛路物联子公司新能通科技公司荣获创新南山2023“创业之星”行业决赛企业组一等奖
- 盛路物联董事长杜光东博士受邀参加奥港澳大湾区AI生态论坛《数字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与机遇》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西电ICT行业校友会创业创新绍兴对话暨西电系投资人精准对接会
- 深能源与盛路物联双方领导一行前往深信院高校参观交流
- 盛路物联董事长杜光东博士受邀出席第二届深圳数字能源技术研讨会
- 欣旺达公司领导一行莅临盛路物联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