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物联网早已经深入自然环境监控的应用当中,包含农业、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如土石流等等,透过这些技术让我们快速并且大范围的监控自然环境。
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随着科技日异月新,从个人计算机尚未普及,须仰赖调制解调器拨接获得网络,到人手一支手机并使用3G、4G行动网络快速上网,可见科技的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比尔·盖兹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品互联。1998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1999年,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上Auto-ID公司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5年11月17日,讯息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行了《ITU因特网报告2005:物联网》,其中指出物联网时代的来临。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意指全球化的网络基础建设,透过数据撷取以及通讯能力,链接实体对象与虚拟数据,进行各类控制、侦测、识别及服务,简单来说,就是让不具备联网能力的物品或装置具备联网的能力。
物联网这一名词已出现20年,甚至早在2010年就纳入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然而,何以最近两年才突然爆红?主要有三个原因:
(1)成本下降
(2)技术稳定
(3)大数据成熟
物联网的运作架构分为感测层、网络层与应用层。感测层包含末端被感测的物体、传感器、感测局域网络、网关这4项组成要素,网络层大多是TCP/IP网络或行动通讯网络,最后一层应用层则是企业因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建置的应用系统。
物联网早已经深入自然环境监控的应用当中,包含农业、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如土石流等等,透过这些技术让我们快速并且大范围的监控自然环境。中国长期遭受各种天灾侵袭,防灾技术向来属于全球领先地位之一,近年来物联网概念逐渐成熟,中国的农业体系也开始导入相关技术,透过广布的感测网络与云端平台,打造出更具智能的农业生产系统,如植物工厂。植物工厂一词开始于1985年筑波科学技术万国博览会上的植物工厂实证展示中,之所以称为工厂是因为此农业生产模式可不受天候影响,能做到定期、定量、定质量的生产农作物特点,同时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并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及循环能源。
近年来台湾企业特别是科技业纷纷投入植物工厂的营运,主要原因是看准植物工厂的设备建置的利润,而非实质担任科技农夫贩卖蔬果,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及自动环控系统技术。中国尽管有良好的技术及发展空间,但因缺乏政府支持与补助,其建置与营运成本仍居高不下,导致食材售价无法与传统农耕食材比较,为中国植物工厂的发展最大挑战。
本文转载于《物联之家》
- 盛路物联子公司新能通科技公司参加“创新南山2023创业之星大赛“颁奖典礼
- 热烈欢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领导一行莅临盛路物联参观交流
- 祝贺盛路物联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新能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深创赛决赛晋级资格
- 祝贺盛路物联子公司新能通科技公司荣获创新南山2023“创业之星”行业决赛企业组一等奖
- 盛路物联董事长杜光东博士受邀参加奥港澳大湾区AI生态论坛《数字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与机遇》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西电ICT行业校友会创业创新绍兴对话暨西电系投资人精准对接会
- 深能源与盛路物联双方领导一行前往深信院高校参观交流
- 盛路物联董事长杜光东博士受邀出席第二届深圳数字能源技术研讨会
- 欣旺达公司领导一行莅临盛路物联参观交流